扛住最高16级大风! VSL参建的港珠澳大桥无惧“山竹”侵袭

2018-09-17

从昨天开始,整个朋友圈、微博都在刷“山竹”。

1537234645301851.jpeg

今年第22号超强台风“山竹”,是一个半径达500公里、可以把整个广东省福建和海南都装进去的超强台风。

说风级大家可能没概念,毕竟在大陆上七八级就算大风了。

十五六级的台风有多强呢?

昨天,沿海城市大树瞬间连根拔起,大厦有明显摇晃,海边掀起阵阵巨浪…….

2188863.jpg

这时,大家的目光纷纷投向了刚刚交付不就的港珠澳大桥上。

有的人担忧,有些人恐惧,还有一些人在调侃:

“刚验收的港珠澳大桥,台风山竹也来验收,这能抗住吗?”

1537234714335133.jpg

按照港珠澳大桥设计建设,是能抵抗16级台风的。横亘在伶仃洋面上的世界最长跨海大桥成功的抗住了此次强台风的考验。不但主体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就连桥面上护拦、路灯都安然无恙。设计寿命120年的港珠澳大桥,在安全性能上可抗16级台风、8级地震及30万吨巨轮撞击。

台风路过港珠澳大桥时,监控信息显示大桥安全、正常,监控数据显示桥上测到瞬时最大风速55m/s,也就是瞬时最大风速达到了16级。此时港珠澳大桥的索力、位移、震动监测都还在设计范围内。

1537234749713226.jpg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长55公里,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同时,港珠澳大桥是国家高速公路网中G4-京港澳高速以及 G94-珠三角环线高速的部分路段。

大桥全长55公里,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今年3月份刚建成交付。作为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VSL公司承接了大桥岛隧工程中最复杂、最困难的沉管顶推工作。

QQ截图20180917174758.png

2012年8月15日,岛隧工程首个正式沉管E2-S5同步顶推工作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本次顶推共采用EHPS-6MS型支撑油泵4台、EHPS-12MS型支撑油泵2台、EHPS-12MSR型顶推油泵8台、SPE850-50型支撑千斤顶16台、HZP40/17-850型顶推千斤顶16台和ZPE56-50D型导向千斤顶8台。管段多点同步顶推时由支撑油泵来承受沉管结构的重量,由顶推油泵提供管段同步顶推的动力,由导向千斤顶来实现水平偏移的调整。同步顶推时的单个行程为750mm,同步顶推的速度约为133mm/min。整个顶推过程测量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对VSL的主控系统采集的相关参数进行不间断的复核,实现同步顶推作业过程中的“双控”。根据实测数据,整个顶推过程中PTFE板与不锈钢板的最大摩擦系数小于7%,管段轴线最大纠偏值为13mm,左右两侧最大不同步值为8mm。最后的10cm距离细化为5次行程进行顶推和同步纠偏,最终以零误差实现精确就位。

1537234780864641.jpg

为了密切配合首个正式沉管同步顶推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E2管节后续施工如期完成, VSL公司项目总设计师、系统软件的首席程序员和专业电气工程师驻扎一线,全程协助E2-S5管段的同步顶推工作。首个沉管同步顶推工作的顺利完成,为后期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中,VSL公司与业主在施工中共同创新的最终接头研发技术应用,通过在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中的实现,为世界沉管隧道建设树立了新的标准,也延伸了这项技术的极限。

作为港珠澳大桥的控制性工程,岛隧工程历经七年多艰苦卓绝的建设,完成了33节沉管及最终接头的安装,实现了海底隧道贯通,并在2017年年底实现了整体亮灯,圆满完成了具备通车条件的各项施工任务。创造了世界沉管隧道建设史上新的业绩、新的记录。

VSL始终保持世界一流的预应力技术和预应力产品质量,愿与广大业主共同打造桥梁建筑等领域内的里程碑项目。

上一篇:VSL官网全新上线:整合资源 突破新生
下一篇:中标喜讯│威胜利中标南京长江第五大桥斜拉索项目